青海省地热资源
青海省地热资源
青海省区域构造概况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在北部地区的响应区。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的前弧西翼褶皱带,秦昆纬向构造带及西域系和河西系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构造形迹以北西西向、近东西向、北西向的褶皱和断裂表现明显,次为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褶皱和断裂。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共和—贵德盆地、大柴旦、都兰、青藏铁路沿线温泉和玉树巴塘地区、兴海地区、同仁盆地等地区。特别在共和、贵德和大柴旦、都兰、玉树巴塘盆地地区已发现多处温度60~93℃的地下热水,埋深一般200~1800m。
青海省地热资源类型
青海省地热能资源种类齐全,地下热水、浅层地温能、干热岩三种类型均有发现。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在六州一地一市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北部与南部地区。全省已发现水温15℃以上的热水或地热异常点84处,其中90℃以上的中温热水点1处(贵德93.5℃),60~80℃的低温热水点10处,40~60℃的低温热水点9处,15~40℃的低温水点64处。
青海地热属于地下盆地热水田类型,热水温度多为20~40℃和40~60℃,少数在80℃以上。温泉分布较广,全省各地都有,主要分布于兴海、热水、贵德、都兰、西宁盆地、同仁、刚察等地。
青海省的地热资源分布规律
按地下热水的水动力条件、储藏条件、地质结构及水文地质特征划分,青海省主要发育隆起带断裂构造型和沉降盆地型两大类型地下热水资源。
标签: 地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