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热(温泉)分布概况
新疆地热(温泉)分布概况
新疆的区域构造概况
新疆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地壳活动频繁,各时代地层齐全,宏观排列序次明显,由山地到平原所出露的地层一般是由老到新序列产出,在地质构造形态上从褶皱山地到山前坳陷至广大台原,多呈叠瓦式断块构造形迹向盆地内梯状陷落。
由于受青藏隆起的影响,其宏观地势的变化具有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少环山封闭盆地的特点。总之,新疆境内呈“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格局。
新疆地热(温泉)分布概况
新疆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南坡、天山西段和西昆仑山北坡等广大地区。各热水区带的水热活动强度自北而南逐渐增强,自西向东逐渐减弱;温泉的分布密度自北而南也逐渐增大,水温逐渐升高。
新疆地热资源类型
新疆地区地热水分基本可分为褶皱山地断裂型和沉降盆地型两大热水区。
该类型是指地壳隆起区(古老的褶皱山系或山间盆地)多沿构造断裂展布的呈条带状分布的温泉密集带,其规模大小因地而异,取决于断裂构造带的规模和新构造活动强度,一般为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
该类型地下热水按其所处的地理、地貌位置以及二级地质构造和控水断裂划分为3个热水带:
阿尔泰地热水区
天山山地热水区
昆仑山西部山地热水区。
该类型主要指分布于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哈密等三大盆地中的热水。它们较主要的特征就是热储层具有一定的展布空间,热储层结构为孔隙含水介质,埋藏深度较大。
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带,划分为2个区:
准噶尔盆地东西边缘地下热水区;
塔里木盆地边缘地下热水区。
热水的分布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新疆的温泉总体分布明显具有深大断裂控制的特征。
新疆地热活动具有下述几个明显的特点:
地热强活动带多展布于古板块板缘深大断裂带两侧的板缘活动带上,受深大断裂的控制比较明显,温泉呈条带状密集出露于深大断裂的两侧。
从全疆水热活动的强度上看,自南而北,自西向东具有减弱的趋势。
从温泉的水温上看,也具有南部高、北部低,自南而北逐渐降低的特点。
标签: 地热